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联赛u23政策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联赛u23政策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我认为U23政策的不断折腾正是不断改进进步的表现,应该大力支持!
放眼国际足坛,23岁已经不是年轻球员的代名词,他们正逐步登上舞台,担纲主力。
但是在国内,23岁还是一员小将,身上满是不信任的标签。所以才会有在U23政策下,10分钟不到就被换下场的尴尬记录,甚至1分钟,半分钟就被换下了。对U23球员来说,这样做等于是一种侮辱。对球队来说,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。
后来又改成必须保证有一个U23一直在场上,这样避免了上述尴尬。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,场上的U23球员红牌罚下怎么办?受伤了怎么办?这些情况下,已经没有U23可以换了,那规则怎么制定的?
希望U23政策继续折腾下去。
至少在这个政策下,每年有那么一些U23系列年轻队员得到了迅速发展,苏宁的黄紫昌,申花的刘若钒,鲁能的段刘愚,他们展现了过人的才华,在中超有了一席之地。如果没有U23政策,恐怕他们没有那么早登上属于他们的舞台。
但是政策一定要稳妥,既要让U23小将尽快得到锻炼,又不能过分挤占其他中生代球员的空间。比如许多U23球员失去了U23属性没有政策倾斜之后,萎靡不振,再也难上场。这也是政策的副作用。
建议中国足球在联赛间歇期,尽快调研各俱乐部,协同商讨U23事宜。政策不宜朝令夕改,不能损害俱乐部特别是中小俱乐部的利益。
这个“折腾”,应该是政策不断改进的折腾。
折腾几个赛季的U23政策,虽然一直饱受诟病,但也有部分球员得到了成长。只是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,真的能为中国足球带来曙光吗?
有很大的难度,为什么这么说呢?
一、实力不足,赶鸭子上架,对于球员的身心打击更大。
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中超秒换U23球员的怪像,出场未出汗,即刻被换下,这对于球员的自信心打击非常大,完全起不到多大作用,反而让会让球员自暴自弃。
只有球员具备相当的实力,并取得教练的信任,能够给球队带来积极作用,那才能让球员得到快速的成长。只是球员有这个实力的时候,即使没有U23政策,球员也同样可以得到比赛的机会。
职业足球,还是得靠硬实力来竞争球队的位置,否则只会越来越差。
二、机会把握不住,唯有伤仲永,且恶性循环下去。
本身优质的年轻球员就比较有限,还基本都被中超豪门俱乐部收至账下。关键也在于这些俱乐部竞争力非常大,球员想要立足球队,必须有超常的能力,否则政策红利过了,就会被荒废掉,俱乐部另推新人上位。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,这种恶性循环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当然这也与球员个人努力有极大关系,如果球员只是趁着这个政策谋私利的话,那这样的球员也没什么培养价值。
三、俱乐部给机会了,球员却把握不住,又得重新来过,这就造成了球员物以稀为贵,俱乐部成本不断增加,财政赤字扩大化。
俱乐部不想花费这个成本的话,也可以从梯队里选人,培养自家球员。但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俱乐部由于之前并不重视青训,压根就没有合适的球员可选。如果还是赶鸭子上架,那又陷入死循环了。
既然自身解决不了,也就唯有到市场去引援,那为了选到合适的球员,必定会付出较大的成本,无形中加大支出,甚至扩大球队财政赤字。白白浪费这些钱,还不如给俱乐部留着去投入青训工作。
这U23政策有这么多不利之处,无论是球员还是俱乐部,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,那又谈何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,为中国足球带来曙光呢?但是在摸索中前进的U23政策,还是带来了不少有才能的球员,也让这些球员得到了快速的成长。
如果中国足协还要继续折腾下去的话,绝对不能再干朝令夕改的事,必须综合出更加合理的方案。或许可以考虑下这些建议。
一、要让马跑,也得让马吃草。
职业足球都是以追求利益为主的,总不能只让俱乐部有出无入,以球队成绩为代价,去帮国足锻炼人才。
中国足协或许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,以球员出场时间、表现以及入选国字号等方面去考量,从而给到相关俱乐部一定的经济补偿,并非只是减免球队出场人数。
二、将U23政策应用到预备队联赛中去,并与一线队成绩直接挂钩。
其实预备队联赛本就是年轻人的联赛,很多球队都是以这些球员为主,再辅以少数需要找状态或维持状态的一线队球员。
关键就是都不重视,比赛强度不够,纯粹就是瞎练。去年赛季末,足协就曾经组织过这个U23联赛,结果都不怎么重视,随便应付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足协就是随意而为,组织者都没重视,那还怎么要求参赛队去重视呢?
以上都是个人观点,总而言之,U23政策也并非一无是处,关键是足协如何把握政策,并坚决有效地去实施。如果仅靠这个政策,就想让中国足球真正迎来曙光,那是不大可能的,这只能是起到辅助的作用。
U23政策自打2017年在中超联赛出台以来,已经实行了三个赛季,不过,在此过程当中做出了四次政策的变动。本来U23政策的目的,是为了锻炼国内本土年轻球员,让23岁或者以下年龄的球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比赛机会,可是,从目前来看,已经沦为了鸡肋——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,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领曙光。
在2017年中超开赛之前,足协推出了U23球员的政策,当初设定的是:中超球队18人比赛大名单里面必须有两名23岁以下的球员,其中有一人必须首发。自打整个政策出台之后,绝大部分的中超球队,等于是丧失了一个换人名额。因为不少23岁以下球员的个人能力不行,即便是获得了首发的机会,踢不了几分钟的时间就会被换下场,等于白白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。
2018年推出的U23政策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,这一次改动的U23政策,跟2017最大的区别就是,U23球员的上场人数跟外援出场人数进行挂钩,本场比赛,中超球队上了几名外援,就必须让几名U23球员出场,而且,要确保1名U23球员首发出战。这个政策的出台,直接导致了一些中下游的球队成为了保级困难大户。
在2019年年初,在2018赛季U23政策的基础之上,要求每场比赛必须上3名23岁以下的球员,并且,确保有一名23岁以下球员首发,并且,至少有一名23岁以下球员留在场上。在今年下半年开始,U23球员政策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,23岁以下球员的上场人数跟外援出场次数脱钩,只要求每场比赛至少有一名U23球员首发,并且,上场要确保有一名U23球员。不管怎么改动,U23球员政策,并没有达到最初锻炼本土年轻球员的目的。本赛季中超还有三轮就要结束,下个赛季的U23球员政策到底是什么内容,真的让人充满期待!
昨天U19亚洲杯预选赛,中国国青1-4惨败在韩国国青脚下。这场失利,几乎意味着中国国青无缘明年的U19亚洲杯。今天凌晨2点,当卡塔尔VS也门的结果出炉(1-1平)之后,中国国青得到最坏的消息:正式无缘明年的U19亚洲杯!我们的2001年龄段国青队,竟然连亚洲16强都进不了!无缘明年的U19亚洲杯,这将是中国足球的26年耻辱纪录,国青上次无缘U19亚洲杯,还是在1994年。
现在中国国家队各个级别都在不断刷新着下线,可以说国足不仅前景黯淡而且还后继无人,足协把大号玩坏了后又把小号给练废了。
U23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,想要提高年轻球员们的出场时间,确保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锻炼。但是在中超的大环境下,U23逐渐成为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,中超本身层次就不高,球队的实力除了靠外援,本土“老球员”的实力也是十分重要的,因为他们除了技战术相对于年轻球员更好外,大赛的经验也更多,所以为了确保球队在联赛中的成绩,教练不敢用U23球员,很多时候U23球员上场只有几分钟就被换下来,完全没有实现让球员得到锻炼的目的。此外,U23政策还为教练平添了烦恼,他们考虑用宝贵的换人名额来给年轻球员上场的机会,这不仅为球队的场上形势平添了风险,还大大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。
当然U23政策也能让那些有天赋又勤奋的球员冒出头来,在欧洲联赛里面,经常会有球队在领先的时候换上年轻球员,让他们上场增加经验,这是每一个球员能够打上比赛必须要经历的阶段。正所谓出名要趁早,19岁的姆巴佩已是法甲霸主大巴黎的主力,还随法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,俨然梅西,C罗之后世界第一人的样子。C罗18岁加入欧洲顶尖豪门曼联,23岁获得第一座金球奖,而梅西22岁就获得了金球奖。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,球员们早早打上比赛,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。
从长远看利还是利大于弊,现国家队成员的实力就已经是这个水平了,再怎么踢怎么练也不会有太大提高,中国队还是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,无论是规划还是青训,国家队都要做出改变,U23政策给了像段刘愚,刘洋等年轻球员机会,还是有少数人能够从中得到锻炼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联赛u23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联赛u23政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欧洲杯阿根廷的问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西甲皇家社会的问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17英超粤语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欧冠拜仁排名的问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23足协杯视...